Home
關於
觀點/隨筆
文章分類
文章系列
文章標籤
隨筆|Never Enough:自我的追尋
發表於: 2017-12-27   更新於: 2017-12-27   收錄在: 隨筆
字數: 2645   閱讀時間: 6 分鐘   瀏覽數:

2017 年即將進入尾聲,在迎接 2018 之際,也來自我沉澱一番,寫一篇關於今年的心得隨筆,也算是成長路上的一個小記錄。

人生而在世,無外乎滿足生存與生活,大多數的情況下,有了足夠的生存條件後,我們便開始思 考 ── 怎樣才會快樂?什麼才叫生活?並用一生的時間摸索與嘗試。

Phillip Carlyle:“Don’t you know that I’m okay with this uptown part I get to play? ‘Cause I got what I need and I don’t want to take the ride.”

P. T. Barnum:“Now is this really how you like to spend your days? Whiskey and misery, and parties and plays. " ── 〈The Other Side〉from 《The Greatest Showman》 soundtrack

上面引用的歌詞片段,大概是我們一般對於「快樂」的辯論的公式與想像 ── 流於物質生活的滿足不足以構成真正快樂的條件,人需要在自我追求的過程中才能體認快樂。

回過頭來,終究需要自問,我們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為自己而活

有時侯人們是害怕看上去很「邊緣」的,害怕獨處,有的人在某些時刻寧可與不那麼喜愛的同伴從事無意義的活動,也不願一個人獨處 ── 這一部分來自於對於愛與被愛的渴望,另一部分來自於擔心並害怕與自己相處、面對自己的時候,會看到一個熟悉但又陌生的人,於是選擇逃避。誠如現代的人們缺乏心理資源來應對個體化和社會化之後的孤單不安狀態,因此寧願放棄自由,將決定權奉還給各種權威。這些都有一個共同的可能性值得去嘗試,便是落實到自己的性格與潛能,以創造性的傾向,體現自我,從而以此為基礎衍生道德倫理以及價值判斷。自我的追尋,就是自我的建構。

“愛,是一種創造性的表現。它意味著關切、尊重、責任感及智慧。它並非令人「感動」,而是積極地促使被愛的人得以成長與獲得幸福,它是發自個人本身愛人的能力。”──佛洛姆

創造性思考是一個常常看見的說法,然而究竟怎麼樣才是創造性思考?它又該如何具體落實在生活的每一個層面而幫助我們進行自我的追尋和建構?

首先,在創造性思考的過程中,思考者的動機是對於其他對象的興趣 ── 思考者關心且回應。與此同時,創造性思考亦是具備客觀性的 ── 客觀並不意味抽離,而是尊重。若我們回歸尊重(respect)的詞根 respicere(凝視),便得以理解在這套體系中,尊重不等於敬畏或服從,而是如實觀看,意識到其個體性、獨特性與能力。也就是說,創造性思考的客觀性是如實觀照對象本身,而不是只看到思考者自己想看的。放在無生命的對象時,也就是必須試圖看見現象的整體,若只看見某個面向,那麼連正在探究的面向都將失真。 誠如 Max Wertheimer 所說的:「創造性的歷程大抵上都有個特質:為了獲得真實的認知而不斷地探問和探究。全城中的某個地方雖成為關鍵和焦點,但是不會把它孤立起來看。」

一個關於創造性思考的例證便是佛陀體悟四聖諦的故事 ── 相傳佛陀還是年輕的悉達多太子時,看到一個病人、一位老者、一個被抬走的死人,看見這些痛苦的衝擊,使他了解到,只要不能免於無盡的生之過程,就得永遠受制於其他三苦的控制。他對所觀察到的現象的反應刺激了他的思考,成就了一套關於生命本質的理論以及解脫之道。

儘管內在總有積極正向的一面,也期盼得以透過自我的追尋與實踐,找到成就自我人生的明確方向,然而如何落實,卻又是需要思索的。

或許一直以來,世界上各個角落都有很多的故事在發生,然而過往我們未能「看見」,因此並不知道它們的存在,然而現在,每一秒鐘都有很多的資訊在流通,而面對每一個資訊,我們都需要加以判斷。在這樣的情境下,如何去看待這些事件,如何從中釐清自己的看法與價值觀,形成了一種莫名的焦慮與不安,甚至也都會遇到道德衝突的情況。

回首這幾年,每年都有沉重的議題被探討,有一種似乎一年比一年更艱難的主觀感受,無論處在熟悉的社群,或是走到不同的社群觀望,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熱烈,而也令我自己不斷地思考著,我該如何去思索與了解每一次的事件,又該以怎樣的態度面對。

最終,我又會建立起什麼樣的價值體系?

近幾年有很多檢討科技、網路社群現象的影片或文章,提出現代人線上的互動可能比實際的社交還要頻繁許多,在此暫且不論網路社群的利弊,有一個問題是:當我們隱身於手機或電腦螢幕之後,要如何反映出我們身而為人依然有著情感、激情、恐懼、悲憤的一面?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與人疏離,要在網路上表達這樣的存在,往往會透過放大的情緒來呈現。在近年的議題中,我們往往不明白一些莫名的恐懼,然而藉由幾次因緣際會的談天與思考後,漸漸能明白,這種我或一些我的朋友們所不能明白的恐懼,肇因於對於部分面向的不了解而蔓延形成的集體記憶,恐懼是如此真實,卻又不能釐清它的源頭,這樣的恐懼背後有著集體的歇斯底里。

然而回過頭來,我也不敢不質疑自己所堅持的,因而會思考是否還有不同的出發點、不同的想像 ── 正義不當是專屬於某些人而欠缺自我懷疑與修正的,否則極有可能踏入法西斯的溫床。也就是說,面對事件,需要的是溝通,這個溝通不只是不同立場的溝通,更是自我的對話。

這一年來透過私下的談天,試圖去理解在一些事件和我立場不同的人到底為何這樣想,儘管我們都堅持自己的立場,但透過針對出發點、所秉持的理由逐一討論後,確實「共識」是有限的,卻得以從中去讓雙方釐清:「我相信什麼?我為什麼這麼想?是不是只有這個可能與這個回饋能夠對應到我所相信或期盼的?」

越來越能明白,環境的不同、利益的不同、價值觀的不同,讓人們在看待同一件事件時,在角度與思考上有著不同的反應,有時候面對衝突時,最後差異的原因在於所抱持的價值以及態度有所歧異,因此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往往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都很自信,認為自己沒有犯錯,因而忿怒卻仍然自我空耗或是失望而妥協,持續自我剝削而終至腐爛。所以說,創造性思考的應用,其實是為了自己,藉由對於自己的探究,體現真實的自我,以這樣的生產性格,阻止個人的崩解與剝削

“幸福不是德性的報酬,而是德性自身;並不是因為我們克制情欲,才能享有幸福,反之,是因為我們享有幸福,所以我們能夠克制情欲。” ──史賓諾莎

許多思想家真正希望解決的問題,便是如何讓人們得以整全而和諧地發展自我,並透過對於其中不同過程、不同面向的探討,來逐步完整一個思想體系。

因為就如文章開頭所說,人們用了一生的時間生存與生活,我們嘗試不同的方式達到幸福。

然而幸福又是什麼呢?或許,如前人所言,幸福是人的內在創造性的成果,也或許我們仍須繼續探索才能界定出什麼是幸福。

現階段來說,我相信,與其說幸福的反面是悲傷與痛苦,不如說是因內心貧瘠而生的憂鬱不安與空虛,而創造性是一種得以自我充實的生產與傾向,既是生產,卻又不是消耗 ── 「他燃燒自己,卻不燒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