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又已近年節,規劃年菜自是一件大事。每逢年節,從年菜的項目、食材到烹飪,家母都會讓全家人一起參與和分工,因為在「吃」的背後有著一套系統,而媽媽希望我們能夠明白這套體系,若只單純迷信標籤如「有機」、「無毒」、「小農」、「鑄鐵鍋」,而不清楚為什麼要這樣挑選、不同的食材在烹飪與口感上有什麼差異,那麼反而容易被標籤本身蒙蔽,也無從體認其真正的價值。
經濟的英文是 economy,其中 eco- 這個字根是從拉丁文 oeco- 而來,這個字的意思大約等同於 household(而 oeco- 可能是受到希臘文 oiko- 字根的影響,這個字根來自於 oikos 這個字,意思是 house)-nom- 則是希臘文中 manage、control、law 的意思,經濟其實是從治家而來,而在家庭中,探討的其實就是應當如何分配有限的資源。
換言之,這篇文章其實在寫的是:我們該如何思索要放多少預算在飲食上?這無關於是非對錯,而是個人選擇。
飲食有哪些面向?從大層面來看,飲食關乎食材與烹飪方式,而再細究之,食材又與使用的工法、產地、品種等相關,烹飪方式則包含了使用的調味料、廚具,影響的除了口感之外,還有熱量、是否易消化等健康因素。
以臺式料理來說,常常用到的各種「粉」類,太白粉、地瓜粉、樹薯粉因原料不同,在顆粒狀態、溶解度、口味等方面均有差異,因此若是熟悉烹調者,便能看出其產品的不同呈現,以太白粉(此指以馬鈴薯澱粉製成,臺灣的太白粉成分有的是使用樹薯)為例,勾芡時若直接加入熱水會凝結成塊,而勾芡後也會有出水的狀況,一般稱作「還水」。那為什麼有時候會用樹薯粉來替代太白粉,而不用地瓜粉來勾芡呢?樹薯粉產量大、價格低廉自是一大考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地瓜粉吸水性較差、溶解度較低,因此較不會拿來作為勾芡之用。這些料理用粉的熱量都較高,因此有些人會以「蓮藕粉」代替(比方愛實驗的家母),原因是相較來說熱量較低,而且可用來勾芡也可做成甜食,然而因製作相較不易,成本也就比較高。從健康層面來考量的話,勾芡的食物本身雖然不會導致痛風、糖尿病等慢性病,然而熱量較高,吃了容易發胖(以太白粉為例,一匙太白粉會增加 60 大卡的熱量),然而肝、腎功能不佳的人,就建議採用太白粉等低蛋白澱粉,既可供給熱量,卻又沒有高蛋白(日常的飯、麵都難免攝取高蛋白,因此肝、腎功能不佳者,飲食上應限制這些碳水化合物的攝取)。
如果我們挑選食材與烹飪方式,只以成本來論斷而不理解實質差異與合適度的話,很容易落入不肖商人話術的陷阱,在選擇的時候,我們應當重新思索當初是為什麼要這樣選擇。
比如,在食材挑選的大原則上是「吃當地、食當季」,這是因為即便現在農業技術已經很厲害,我們對於蔬果的需求已經漸漸不受四季的侷限,許多蔬菜的季節感也已經消失,然而在適合的時節與環境栽種的蔬菜,往往能較自然地生長良好,相較少需用藥且產量較多,也就會相較便宜。在現在的世代,我們自然無法完全「效法最原始的狀態」,但我們能夠透過對於原始狀態的了解,去適度調節現在的狀態。
飲食最主要的目的當然是生存,滿足生理運作的需求,然而當人類進入相較富足的階段,就會追求口味與延續性。所謂吃得健康的選擇,是基於本能上「想多活一點」或者白話一點的「怕死」的需求,然而無論是對生活細緻與氛圍的追求,或是單純對於維持壽命的欲望,在選擇時,我們都必須了解這套體系,從而透過這套體系去做選擇,而不是透過一個個的標籤與名詞抉擇,與其信仰標籤,恐怕還不如隨心自在,至少享有片刻的歡愉。